English

宁夏话剧团10年送戏到学校

2000-07-11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庄电一 我有话说

取材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本剧”,剧情简单,不易展现

演员的艺术才华;中小学经费有限,学生不可能拿出钱来看戏,

这就注定演员演出辛苦,收入菲薄……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宁

夏话剧团不仅坚持排演课本剧,而且长演不衰——

“叔叔、阿姨,再来呀……”送戏到校的大篷车驶离山村小学下了山,学生们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车已走得很远了,小朋友们仍在寒风中站在山坡上朝他们挥着小手……这只是宁夏课本剧大篷车送戏到山区中的一个普通场景。尽管这样的场景演职员们已经无数次见过,但每一次他们仍然十分感动,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自己艺术劳动的价值,看到了山区儿童对艺术的渴望,看到了课本剧的魅力!

课本剧,取材于中小学语文课本,就是将带有一定故事性的课文改编成短剧,艺术地再现课文中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他们进行有益的艺术熏陶。这对学校和学生来说,无疑会有多方收益,而对表演团体来说则不尽然:课本剧剧情简单,过于短小,不易展现演员的艺术才华、培养演员的表演技巧;三四十岁的演员登台为十几岁的中小学生演戏,年龄上反差过大,中小学生欣赏水平有限,演员不易进入角色;中小学特别是穷困山区的中小学经费有限,学生更不大可能拿出钱来看戏,这就注定演员演出辛苦、演出收入菲薄……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全国的专业剧团中,特别是省级以上剧团中几乎没有上演课本剧的。

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宁夏话剧团不仅坚持排演课本剧,而且坚持送戏到校近十年,长演不衰!这在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中恐怕是独一无二的。

1987年,宁夏话剧团成立了儿童剧演出队。演出过儿童剧《爸爸妈妈应该选举产生》、《快乐的汉斯》、《宝贝蛋和男子汉》等剧目,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他们看到了中小学生对艺术的渴求。1992年,他们开始根据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创作、排演课本剧。一下子就搞出了《小猫钓鱼》、《小英雄雨来》、《金色的鱼钩》、《东郭先生和狼》、《变色龙》、《警察与赞美诗》、《心灵的圣殿》等多部古今中外的课本剧。有的取材于寓言故事,有的取材于古诗词、外国文学作品,有的则表现革命历史题材。

这些课本剧拿到学校一演,立即大受欢迎。

课本剧本身的局限决定它不可能到大剧场去演出,也不可能让学生专门买票去看。因此,宁夏话剧团一开始就坚持送戏到校的方向。但是,说起送戏到校,谈何容易?刚开始,他们连交通工具都没有。只好由演员们拉着架子车装上道具到学校去演出,十分辛苦。辛苦不说,这样还限制他们只能在市里演出,无法下到农村。直到自治区党委、政府拨出专款为他们装备了“流动舞台”车,他们的演出天地才更宽了,远在偏远山区的孩子才欣赏到了高雅的艺术。

宁夏话剧团的课本剧,不仅在宁夏中小学校园火爆,而且还多次走出宁夏,产生很大的艺术影响力。1993年,他们还请来陕西、甘肃、青海三省教委的负责人,召开了独具一格的“演出订货会”,让来宾“看样订货”。不久,“陕、甘、青三省山村小学校万里行巡回演出”,掀起一股不小的“课本剧热”。

话剧课本剧还产生很大的艺术感召力,对其它艺术创作激发灵感。1999年,前身为中国京剧院四团的全国著名艺术表演团体宁夏京剧团也加入到课本剧的创作演出中来。他们排出京剧课本剧,与话剧课本剧同台演出。两个团到宁夏南部西海固穷困山区一演,就是150场。

到现在,两团已演出课本剧1000多场,演遍了宁夏境内的中学,80%的小学,行程10余万公里,观众超过150万人次。但是,没看过他们演出的人,很难想象得出他们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的。

他们冒着酷暑和严寒常年穿梭于乡间,常用面条和凉馍充饥,晚上住的是每晚两三元钱的车马大店,有时睡的是大通铺。而演出收入有时一场仅二三百元而已。演员们每月只拿60%的工资,连医疗费都无法报销……记者曾在一个炎炎夏日观看过他们的露天演出,至今还记得那天演出时的情景:气温高达30多度,可在《东郭先生和狼》中演狼和驴的两个演员却仍穿着厚厚的狼皮和驴皮,学着狼和驴的样子四条腿走路,一演就是20多分钟。其中演狼的演员还根据剧情两次钻入密不透风的麻袋之中,等他从口袋里钻出来、脱掉身上的狼皮,已经是大汗淋漓了。一次,他们在山区学校演出,气温已下降到零下18度,刺骨的西北风还在一个劲儿地刮,可演员们还是按照剧情需要穿着单衣上了场。师生们见此情景都流下了热泪。戏演完了,师生们说啥也不放他们走,非拉着他们吃一碗炖羊肉不可。一位老师说:“这些山里娃娃,从没看过这么高水平的演出呀!”

不管人多人少、条件好坏,他们都一样演出,他们从不因为是给孩子们演出而敷衍了事、降低演出质量。也许正因为如此,山区中小学师生们对他们格外亲:每次演出都走出几里外去夹道欢迎他们,演完后又把他们送出几里外。有的学生听说他们要来,竟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这是课本剧的魅力,也是演员们人格的魅力、艺术精神的魅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